錫市概況
錫林浩特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首都北京正北方,是錫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全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總面積1478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4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3平方公里,轄3個蘇木、1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6個國有農牧場。常住人口27萬人,是一個居住著漢、蒙、回、藏等多個民族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區文明城市、全區創業型城市、全區首屆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等稱號,被中國馬業協會授予以錫林浩特市為中心的錫林郭勒盟“中國馬都”榮譽稱號,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譽。
【發展勢頭強勁】是西部百強縣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后發優勢,2019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7%;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和7.5%,各項指標均穩居全盟前列。2020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和7%左右。
【自然條件獨特】位于北緯43°02′—44°52′,東經115°18′—117°06′,處于內蒙古高原中部,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北部為平緩的波狀平原,平均海拔高度988.5米。地處中緯度西風氣流帶內,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降水量309毫米,無霜期144天。全市有可利用草場面積2068萬畝,動植物資源多樣,草原類型齊全,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丘沙地草原,具備得天獨厚的畜牧業生產和發展條件。
【區位優勢凸顯】地處東北、華北、西北交匯處,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陽直線距離分別為460公里、470公里、620公里,能有效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圈。與二連浩特和東烏旗珠恩嘎達布其口岸距離分別為340公里、338公里,具備加強與蒙古國經貿、文化合作的良好基礎。
錫林浩特市交通通訊便捷。境內公路總里程1500公里,國道207、303和省道101、307貫穿市境,錫張高速、丹錫高速建成通車,錫阿公路加快建設,輻射北通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兩個對蒙一級陸路口岸,東連東北三省、西接呼包鄂地區、南達京津唐的高等級公路運輸通道已經形成。鐵路總里程375公里,已建成錫桑鐵路、錫多鐵路、錫烏鐵路、錫二鐵路、勝利西一號和西二號鐵路專用線、勝利東二號鐵路專用線等7條,錫張快速進京鐵路、錫林浩特至呼包既有線提速改造等工程有序推進,年內開工建設。4C級機場可起降767型客機,開通飛往北京、呼和浩特等地航線6條,計劃年內開通錫林浩特至烏蘭巴托等地國際航線。電網橫貫東西,連通蒙西,建有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2座、35千伏變電站17座、10千伏開閉站1座,輸電線路總長1820公里,配電線路總長4821公里。錫盟至山東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和神華、大唐、北方電力、蒙能4個坑口電廠加快建設,年內部分項目建成投產,屆時將具備面向東北、華北和蒙西“三網”輸出的優勢。
【自然資源富集】可利用優質天然草場面積2054萬畝,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年均加工活畜200萬羊單位。礦產資源富集,煤炭探明儲量300億噸,其中勝利煤田227億噸,是目前全國煤層最厚、儲量最大的褐煤煤田,2019年煤炭產量3370萬噸,2020年計劃生產煤炭4000萬噸。被列為國家大型煤電基地,錫盟至山東、至江蘇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建成,已建成火電項目204.6萬千瓦,在建特高壓配套火電項目330萬千瓦,建成后總裝機達到534.6萬千瓦。石油探明儲量2億噸。鍺探明儲量3458噸,占全國儲量的68%,占世界儲量的38%。清潔資源豐沛,是太陽能一類地區,年發電有效時數達3000小時左右,適宜建設大型光伏產業基地,已建成光伏發電9萬千瓦。風能資源富集,年有效風能利用小時數達到3000小時左右,是自治區規劃的裝機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已建成風電70萬千瓦,在建特高壓配套風電130萬千瓦,建成后總裝機達到200萬千瓦。
【人文特色鮮明】是蒙古族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保留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貝子廟;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單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錫林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白銀庫倫淖爾國家級遺鷗保護區、灰騰錫勒天然植物園和正在申報的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火山地質公園。成功舉辦了7屆中國馬術大賽、16屆國際游牧文化節、東西南北賀新春等各類大型賽事活動。是一代長調歌王哈扎布的故鄉,被文化部、文化廳分別評為民間藝術之鄉和民間文化“潮爾道”之鄉。